togel bet 100

situs togel

bandar togel

rupiahtoto

November, 2020 - Capital CEO Ltd

【名人系列】羅雪儀 | 創新餐飲娛樂平台.New Style of Catering and Entertainment

羅雪儀|Cherry Lo 「博美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
羅雪儀|Cherry Lo 「博美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

讀酒店管理出身的羅雪儀(Cherry),於十年前加入家族企業博美,開始接手由父親羅傑承創立的娛樂餐飲王國,負責餐飲業務,並注入創新思維,令業務更貼近市場。新作是剛於去年底開幕的全新概念店COSMOS@redmr(下稱COSMOS),集KTV、餐飲及共享工作間功能於一身,香港獨有。為此,在開業初期,她幾乎每天都來巡舖,事事親力親為,期望在逆市中仍有不錯發展。
Text /Jerry Hui Photo / Cheung Chin Yui

據Cherry的解釋,COSMOS這個字原來是希臘文。她指出:「為了取個好的名字,我們是想了很久的,後來便找到COSMOS這個字。它是希臘文,意思是無界限、無邊無際,即是說做甚麼都可以,與我們的口號: “Anything at Anytime”的意思很接近,於是便採用了。」事實上,走進COSMOS位於銅鑼灣謝斐道482號的天地,的確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像漫步在太空中,然而氣氛是悠閒又優雅的。

甫進內,先是一個寬敞空間,名為 “The Space”,顧客可以在此享受個人時光,飲杯香濃咖啡,或者在這裡工作亦可以,是時興的「共享工作間」。再走進深處,就是一間間獨立房間,每道門上都有一個圓型的窗口,像極太空船,然而房間設計卻帶點女性化,顏色是粉色系,洋溢著浪漫的氣息。作為男性,我所著眼,反而是地板的色系設計;顏色斑駁而不規則,在粗獷中又充滿了身處太空,踏足在月球上的那種科幻意味。後來Cherry的妹妹Gloria(羅欣儀)指出,其地板的效果,是兩姊姊與裝修師傅據理力爭了很久才得出的結果,可見兩姊妹在開拓COSMOS這門新生意時,均付出了不少努力。

C:Capital CEO
L:羅雪儀(Cherry Lo,博美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

創立COSMOS
C:這個如此獨特的空間,既有KTV、餐飲服務,又可以共享工作,應是全港獨有的,為何會有此構思?
L:redmr今年已是第十年,我於是開始去想,下一步應如何走呢?雖然生意穩定,但在過去十年,其實已看到市場在變化。現在要聚合一大班人去KTV,是很難的事,除非是節日,或為朋友慶祝生日,因此市場對一些可容納2至4人的空間開始有需求。特別是香港,常面對土地問題,空間的選擇不多,如在吃完晚飯後,想找個地方安靜地談天,但很多時都不易找,coffee shop已滿座,有些地方又嘈雜,實在很想找到個私人空間是方便與朋友相聚的。另外,近年共享工作間亦發展得很快,於是我們便將co-work及co-play合拼,成為了COSMOS。

C:公司在這楝大廈佔了三層,除了COSMOS,亦有同集團經營的redmr及日本餐廳,一個位置,滿足了三個願望。為何會如此安排?
L:是刻意安排的,將三件事情都連結在一起,顧客便不須走來走去了。

KTV的變奏
C:COSMOS是新的經營概念,同事間容易接受嗎?
L:在開始時,同事是需要時間去適應的。redmr已有十年,同事們都習慣了房間的安排方式,如以往redmr的房間以兩小時為限,COSMOS卻在下午5點前計75分鐘一節,5點後90分鐘一節,收費及時間計算都不同,故需要時間去教育。

C:在事事上網尋找娛樂節目的今日,感覺KTV已是一門夕陽生意,為何COSMOS仍將之包含在內?
L:我認為KTV仍有生存空間的,不過由於發展已久,亦要加入一些新的點子,藉此刺激市場。要持續發展,KTV的商業模式一定要有所改變,如現時我們去「唱K」,已很少是會在兩個小時內不斷唱歌的,現時的形式是會相對較優閒,如喝些飲料,一邊唱幾首歌,所以COSMOS便適合這類人。跟redmr不同的,這裡「唱K」時是帶著耳機唱的,那亦令整個環境更為安靜及舒適。

C:近半年來由於發生社會運動,對零售市道帶來不少影響,我認識有些老闆的新店都為此而延期開張,甚至將計劃擱置,為何COSMOS仍堅持逆市開張?
L:就算市道低迷,我仍希望可以逆流而上。我覺得香港人始終是需要娛樂空間的,正如我在開心或不開心的時候,都希望可以有朋友陪伴,一同找個地方傾談,吃一餐飯,或者喝些東西。COSMOS在服務收費上亦很有競爭力,房間訂75分鐘的收費是120元,因此我仍看好這盤生意的。

C:有定下回本期?
L:一定有。我們所佔的三層,合共面積是2.5萬呎,在鬧市中是很難找到的,而我亦一直相信,只要有人流的地方,就會有生意。我希望可以在三年內回本。目前集團在餐飲發展方面,有4間redmr、一間酒吧、來路餐廳,以及最新的COSMOS。

酒店「執房」的日子
C:轉轉話題,講你自己的事業發展。我知你是讀酒店出身的,酒店跟餐飲業關係緊密,因此亦難怪你後來選擇了加入餐飲這個生意範疇。
L:我大學是在瑞士讀酒店管理的。其實在中學時代,我已覺得自己不會走專業路線,亦不是理科材料,反而常喜歡周圍去嘗美食,又喜歡與人溝通,於是選擇了修讀酒店管理。就讀期間,我們要前往很多不同的國家接受實習培訓,先後在瑞士、澳門、日本、香港等酒店做過。這些實習過程都是不容易的,很辛苦,卻又做得很開心,因為從中可以接觸很多不同的人。我常轉往不同的酒店做實習,每次為期幾個月,有時亦會碰到一些曾在另一間酒店實習時服務過的旅客,而他們竟然記得我,這個小小的環節,往往令我很有成功感。

C:酒店是面向廣大客戶的,服務態度很重要,而酒店的實習訓練向來是辛苦的,你有不錯的背景,可以有很多其他選擇,為何仍要甘心去捱呢?
L:在整個酒店實習過程中,我曾在很多不同部門做過,連「執房」也試過。但我不怕辛苦,因為做酒店,一定是要由低做起的。若果自己是甚麼都不懂的,當管理下屬時,如何服眾呢?亦因為有酒店方面的經驗,我便將這方面的經驗及新思維帶進集團,令集團有更好的新發展。

爸爸的影響力
C:我相信亦跟家庭教育有關,這方面爸爸對你有何影響?
L:一定有的。記得開頭,例如要出個聖誕套餐,到開會時,若果我在事前沒有做足準備功夫的,他就會不高興。他認為,若果對自己餐廳的產品都不熟悉時,怎去說服其他人去接受呢?自此開始,我便要求自己對每件事件都要一清二楚,如同事的名字、開店時間、餐牌等,我都要知道。現時由於COSMOS新開張不久,我更幾乎每天都會來巡舖,看看是否有些地方需要改善,亦與同事保持溝通,因為理論及實踐,始終是兩回事來的。爸爸是個有要求的人,他曾對我說,他對我的要求,是一定會比其他同事高的,否則我怎去領導整個團隊,令人人都服我?但在平日的管理上,他是讓我放膽去做。有時他在外邊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亦會告訴我,我們有時亦會一同四出去嘗美食,希望尋找新的靈感。

C:有爸爸這位成功人士在前,看來你有一定的壓力?
L:對,所以我總是在想,為何會做得不好呢?但我亦明白,錯一次不重要,最重要是下一次不會再犯錯,知道怎樣去改正。爸爸亦教我,所有事情都要100%努力地去做,因為若不是出盡全力去做,萬一失敗或跌下來時,便只剩20%了,相反若抱著100%的心態去做,跌下來時亦有70%剩的。

C:COSMOS有很多年青同事,在管理上有何心得?
L:要管理年青人,一定不能用上一代那套只管責罵的方式,因為一罵,他們可能第二天就不再上班了。雖然爸爸說要100%出力去做,但有時我亦會嘗試去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盡我力去幫助他們,因為大家是同一個團隊來的,大家是一同奮鬥,一同獲取成功的。現時我每個月都會跟COSMOS的經理開一次會,並一個月跟所有員工開一次大會,人人都可以出席,從中希望可以了解到各同事在工作上遇到的問題,就算是負責清潔的同事,亦可能一樣遇到問題的。


妹妹羅欣儀(Gloria)

十多歲便往英國讀中學,大學主修法律,畢業後曾於律師樓、now TV的PR & Marketing部門工作,自四年多前開始回到父親的公司打理家族生意,任職執行董事。她坦言,自加入電視台工作後,有感與法律的知識很不同;在那裡工作近3年間,一直與年輕的團隊成員合作,除了建立到人際關係網絡,更累積不少創意「度橋」經驗。「在未加入公司前,他們都會詢問我的意見,如關於市場的反應情況,大眾的喜好等。慢慢地,我開始認為family business 應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去發揮所長,而自由度亦大。於是便在2015年中加入公司的傳訊及項目團隊,與同事一起策劃PR 和Marketing事宜。」她的工作範疇可謂百足多爪,不單有餐飲管理,還會舉辧足球相關的項目如賀歲杯,更要邀請海外歌手演出籌辦演唱會等。

羅欣儀|Gloria、羅雪儀|Cherry Lo

在COSMOS,她同樣主力負責Marketing & PR。「過去我所負責的項目通常是既有的品牌,但COSMOS是個全新的,一切由零開始,與家姐一起構思,參與度更高。」她笑言,爸爸放膽讓她和家姐去作嘗試,而在學習過程中,爸爸會作引導,其態度雖然頗嚴厲,但她亦明白,爸爸此舉都只是為了公司的好,其教誨並沒有傷害彼此之間的感情。

【名人系列】保良局主席 | 馬清楠「傳承革新 疫下同行」

保良局主席 馬清楠

作為保良局己亥年(2019-20)董事會主席的馬清楠,屈指一算,至今年4月初,便會正式卸任。問他過去一年的感受,他指出,沒有太大的不捨之情,因為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去做應該做的事,而局方工作,亦會持續發展,他很有信心可以順利交接。至於未來,他表示會一樣盡己所能,在不同的範疇上貢獻香港,繼續傳承父親馬錦明博士(前保良局主席)一顆關懷社會的赤子之心。
Text / Jerry Hui Photo / Cheung Chin Yui

保良局

身處於父親、保良局庚子年董事會(1960-61)主席馬錦明博士的銅像旁邊,馬主席的表情看來略為嚴肅,待拍完照後,其臉容才稍為輕鬆下來。他感慨道:「我爸爸做主席,是60年前的事,足足一個甲子年。」
保良局成立141年,曾有媒體做過調查,指出保良局是香港一眾慈善機構中認受性最高的,亦正如主席所言,保良局向來以「保赤安良、扶康育長」為宗旨,服務範圍廣泛,從生到死的各階段均有汲及,而當中尤以各項社福服務最為突出,包括教育、老人服務等。一間歷史悠久的機構,當身處歷史洪流中,最大挑戰之處往往是調整與時並進的步伐,而機構的現代化及行企業之路,亦是馬主席在上任時最關注的發展方針。若果這個訪問是在馬主席上任初期進行的,他所說的一切,可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但現時這個作為其任期即將屆滿前所做的訪問,他所講的一切,便有相當的說服性。

C:Capital Entrepreneur
M : Ching Nam Ma (馬清楠,保良局主席)

保良局這個品牌
C:主席,我們正身處在你們董事會成員平常開會的會議室內,這地方實在很大,相信可以容納過百人之多。作為主席,你在這個會議室開會時,是否感到很大壓力?
M:壓力是沒有的。因為大家就像開家庭會議似的,自然沒有任何壓力,而我們所做的,都是關於慈善及民生事務,大家都盡力去做。加上我年紀比很多董事會成員都要大,人生經驗相對豐富,因此他們亦相當尊重我。我所要做的,只是要求大家輪流發言,否則就會很嘈,聽不到他們的聲音。

C:你上任這一年,很多香港人都會明白到,的確是不易為的。先有進行了大半年的社會運動,然後是武漢肺炎,相信對你或局方而言,一定帶來不少挑戰。
M:我是在去年4月上任的,真是很富挑戰性,幾乎全年都有大事發生的。有位前主席對我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我卻認為,這確實是考驗來的,然而基於過往的人生經驗,我仍希望可以迎難而上,心態是做得幾多得幾多,有事情發生時,就盡量去處理,並將之解決。

C:由於卸任在即,現在亦是適當時去為你過去一年的工作做回顧,可以談談你過去的努力嗎?
M:我很重視保良局這個品牌,希望有更多人認識,了解我們的服務。我跟傳訊部說,很多時他們會以「全方位」這個字眼去形容保良局的服務,但甚麼是「全方位」呢?是很抽像的。因此品牌推廣的工作是很重要的。目前局方有120個教育單位、200多個社福單位,每年服務人次為70萬,而這一年亦有很多好事發生了,如新加了12項新服務。由於保良局服務對象之廣泛,因此基本上你身邊的朋友或親戚都往往曾使用過我們的服務。另外,除宗教辦學團體外,保良局是香港最大的辦學機構,而且是土生土長,因此我亦要多謝旗下學校校長及老師的努力付出。今年我們更設立了保良局專業教育書院,為在職人士提供專業培訓,現時已開始收生,反應不錯。

與時並進的服務理念
C:爸爸在保良局擔任主席期間,很關注教育服務,你當上了主席後,亦是否一樣特別注重教育方面?
M:教育是重要,但社福服務亦重要。香港人口不斷老化,而社福服務應是由幼教開始的。保良局設有兒童發展中心,專門針對兒童學習障礙症、自閉症等問題,而這些症狀,皆有其黃金治療時間,愈早治療愈好,因此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功夫。我曾參觀過多個中心,明白這些服務都是需要很多人手的,因為導師很多時都採用一對一方式,同時家長又在旁邊,希望回家後可以繼續教導子女。另外,青少年方面亦是很重要,因此局方設了不少共享空間,希望能產生社區共融效果,我們會教他們很多東西,如跳舞,希望他們能學到一技之長。老人服務亦重要,羅致光局長曾說,要建多些老人院,因為老人院實在不夠,而我們亦盡量去做。

C:作為成立141年的機構,要與時並進,緊貼時代的需要,亦是一門學問來的,這方面你又如何面對?
M:對,今年已進入21世紀,因此我希望局內所有服務,都可以做到與時並進。今年我們的主題是:「匯聚善源,激活創意」,意思是,集中所有善心人,包括善長、員工,一同去做很多不同的事,令市民藉此具體地知道,究竟保良局的全方位服務是甚麼來的。


父親馬錦明

馬錦明博士(1917年—2003年)是一位香港企業家,出身於廣東潮陽望族,少時天資聰敏,其後移居香港,參與創辦大生銀行,並出任主席一職,繼而進軍地產、企業、貿易等業務。馬錦明博士關心社會,生前一直熱心公益,貢獻社會,先後擔任保良局主席兼顧問、東華三院總理兼顧問等公職。


坐在金山上
C:你的專業是律師,有豐富的商業知識,你又如何運用自己的經驗,為保良局帶來改變?
M:基於我的職業,因此我是特別重視企業管治的,故在上任後便叫IT部門做大量的工作,包括在學校推行IT化及無紙化,令文件的傳閱更為方便順暢。目前這個系統已在進行中。我年紀大,比較心急,因此同事們做得較為辛苦,但他們個個都做得很好。

C:要將慈善機構企業化,是不容易的工作,尤其是保良局作為一間如此歷史悠久的機構。
M: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分清楚,NGO跟商業機構的最大分別。我們不會以盈利為先,而我們眼中的「盈利」,其實應是指可以為社會上的弱勢社群及有需要人士提供到服務。企業要向股東交代,對我們而言,我們的股東、持份者,就是使用局方服務的社群。有時有人在我面前讚我們的老人服務好,我卻告訴對方,你不要只在主席面前說,最好是寫感謝信給院方,那所有員工都會很開心,受到很大的鼓舞。在我心中,我們的員工,就是保良局最大的資產,我們其實是坐在一座金山上的。至於是否有改善空間,我認為永遠都有的。

為保良局打通經脈
C:現在的企業管治,亦很重視員工之間,上層與下層之間的溝通渠道,這方面你又如何去做?
M:對,同事之間的溝通很重要。局內員工多,平時可能只以電話對話,很少有機會見面,因此我便成立了一個員工福利基金,經常舉行一些活動讓同事們去參加,如我上任後不久便一同去行山,另外又有攝影班、太極班、書法班等活動,目的都是希望同事間有更多溝通機會。我的目的,是打通保良局的「經脈」,大家共融,打成一片,令工作時更為事半功倍。

C:主席任期只有一年,如何確保你所定下來的發展方針,到下一任主席上任時,亦會延續下去?
M:沒有問題的,在企業化下,從不是主席話事的,而是由整個董事會成員一同去作決定。大家亦一向都有商有量,因此確保可以持續發展下去。

C:一年時間,真的過得太快,今年4月初就卸任,你會有不捨之情嗎?
M: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而我的答案是不。我雖然不是佛教徒,但佛教有個思想,是要把握當下。既然眼前有如此機會,我便盡力去做,從中盡量發揮自己的力量,不斷去幫人,所以是不用依依不捨的。我亦有其他公職,因為保良的工作,暫時停了下來,在卸任後,便可以再參與那些公職,在不同的範疇上,繼續貢獻社會。


PROFILE

加入保良局11年,並出任己亥年主席;大新銀行馬氏家族後人、希仕廷律師行(HASTINGS & CO.)合夥人。曾在香港及英國接受教育,於1977年於英國赫魯大學以榮譽學位畢業,並取得英國、香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及新加坡的律師資格,獲委任為國際公證人,中國委托公証人及婚姻監禮人。馬氏曾於2007年至2013年間獲委任為香港國際公證人協會主席。馬氏亦是多間公司、銀行、機構、慈善團體及商會之董事或法律顧問;現時亦為多個政府委員會之主席及成員。先父為馬錦明博士,M.B.E.,曾任大生銀行主席。

【名人系列】Living with Design.Katharine Pooley|設計優雅生活

Katharine Pooley

Katharine Pooley是英國最著名的室內設計師之一,她的作品,由於地理問題,筆者未能親身體驗,但她的本人,卻好得難以形容。跟她相處、做訪問,如淋春風,每時每刻總在關心對方的感受,交際手腕一流,因為她的真誠,確是從心而發。她是真正的設計大師,懂得經營,沒有之一。
Text / Jerry Hui Photo / Cheung Chin Y

Katharine 的設計作品,遍布全球,多年來持續為世界各地的地標式商業和住宅項目提供室內設計,舉世知名。她早年從事金融業,其後發展設計事業,名下公司(Katharine Pooley Ltd.)已經從一家主要承接國內設計項目的英國公司,成長為一間享有國際聲譽的設計品牌和工作室,提供從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到物業開發等完備的服務。其工作室近來所承接的國際項目包括;倫敦多個尊貴街區的物業、華盛頓的私人宅邸、法國南部的海景別墅,以及科威特的大型豪宅等。除了經營設計工作室,她還在南肯辛頓設有一間獨立精品店舖,陳設著從全球各地甄選而來的精美飾品。

C:Capital CEO
K:Katharine Pooley

亞洲的生活體驗
C:Katharine,其實有很多香港人都認識你,除了通過你的作品,還有你本人在亞洲區內的生活經歷,不像有些設計師,隔很久才來亞洲一次,而你是真正在這裡生活過的。
K:對呀,我對亞洲的愛,是無容置疑的。我曾在香港居住了有足足16年,其後又去了新加坡,因此我對亞洲文化、城市等各方面,都有深入認識。亞洲在我心目中,是精彩到不得了的。

C:你的履歷亦很不平凡,很難想像,原來最初從事金融業,為何後來又涉足設計界,更成為全球知名的室內設計師?
K:在香港生活了16年後,我便決定回到英國老家,並在當地開了一間精品店。我是個很喜歡旅行的人,每次去到一個新的地方,往往會買很多手信及紀念品。回到英國後,我同時將那些為數不少,自己最喜歡的紀念品帶回英國。逐漸地,很多人都問我,那些東西是從哪裡得來的?於是我開始有了客戶,又開了店,而我的設計事業,亦是由此而開啟。

C:時間真的改變了一切,當然你本身俱備的才華與能力是最重要的。努力多年後,你已是設計界名人,擁有個人品牌,又有設計工作室、門市,以及世界各地數之不盡的設計項目,你同一時間如何作出妥善管理?
K:不要忘了,我從前是在摩根史丹利工作過的,而那份工最重要之處,是訓練了我對管理結構的重視。我當然不能樣樣都做的,目前公司名下有47名員工及12位管理層成員,大家合作了一段長時間,他們總能容易地明白我的想法,並將之實現出來;大家已建立了互信關係,因此自然水到渠成。

設計永恆
C:看你很多室內設計項目的複雜程度,在設計及施工過程中一定曾面對過很多困難及挑戰,對於逆境,你是如何克服過來?
K:我不怕困難及挑戰。遇上這情況,我總是對團隊說:「不要對我說前面有何困難出現,我需要的,是解決方案。」挑戰一定會出現的,你不能逃避,而最重要的,其實是你心中的一份無比決心。

C:設計與潮流息息相關,亦有很多設計大師不屑追隨潮流,你又怎回應?
K:一般來說,我亦不信潮流的。在潮流當中,我嘗試保持冷靜,站在中立位置上,又或者由自己去引領潮流。室內設計項目的花費是很巨大的,因此設計風格要不受時間限制,同時又要生活化,貼近生活所需,是有實際用途的。故此對於每個項目,我跟團隊都會很小心地處理,因為我們都清楚明白,設計造出來後,是會使用很長時間的。

【名人系列】陳雅文 | 為傳統工藝注入新機.The re-defining of traditional craftmanship

Yama Chan 陳雅文 |「飄雅活藝」創辦人

當傳統工藝都失去時,我們的文化還留下甚麼?這是研究本土文化時所必須面對的問題,而香港作為一個商業城市,天然資源、土地,甚至人才,均有限,為求發展,很多舊有的東西就此被棄掉,由古老建築物到傳統工藝,無一倖免。猶幸近年社會上有很多有心人為此而出錢出力,令傳統工藝得以保留同時,更注入新機,結合時代語言,開啟新的路。
Text /Jerry Hui Photo / Cheung Chin Yui

上月,筆者出席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藝術展覽—《匠藝古今》,地點是由舊樓改建而成的活化建築,座落於中環卑利街,名為「飄雅活藝」(Crafts on Peel)。「飄雅活藝」是個非牟利創意空間,落戶於香港歷史悠久的街道—中環卑利街11號,並於今年初正式開幕。「飄雅活藝」的成立目的,旨在促進傳統工藝師與當代工藝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並提供平台讓傳統工藝技術及其故事得以延續,同時聯繫傳統工藝與現代社會。 其首個展覽《匠藝古今》,乃主要展示一系列由傳統工藝師與當代工藝師合作的作品,為此邀請了六位當代工藝師與本地傳統工藝師合作,探討傳統手工藝如何能在當代藝術背景下重新詮釋,並得以延續。在過去一年,六位當代工藝師包括神野猫、郭達麟、丁樂融、蘇林海、盧聲前和梁祖彝便與傳統工藝師展開合作,包括與製作竹框架及紙扎工藝的扎作師張歡、鳥籠工藝師陳樂財、手製銅器師陸樹財和陸強財,以及粵東瓷廠的廣彩師曹志雄合作,展示一系列獨特的手工藝品。於是次的合作展覽中,同時亦展示廣彩工藝師林斷山明及時裝設計師何善恒的工藝作品。

飄雅活藝(Crafts On Peel)

集體驗式零售、展覽及工作坊於同一空間,旨在提供真切的「手作」體驗,引導大眾欣賞及了解傳統工藝,並感受和探尋集體身份的認同和回憶。而透過其全年的「工藝師駐留計劃」,「飄雅活藝」更希望推動來自不同地區的工藝師間的文化和知識交流,提升工藝質素,豐富其多樣性,並為空間內的項目奠定基礎。透過知識交流、公衆參與、研究及檔案記錄等項目,「飄雅活藝」致力文化保育,記錄傳統工藝和文化古蹟。

嶄新的文化新空間
C:這為何會成立這個如此特別的空間?
Y:我是在香港長大的,自小已對文化藝術很有興趣,後來往美國升讀大學,畢業後又在當地工作了一段日子;至十多年前,即大約2001年間回流香港。當我回港後,發覺有很多舊有的事物都消失了,一些舊樓,甚至附近的社區,都隨之消失,於是就很想去做一些事,希望藉此令部分舊建築物得以保留下來。大約十年前,我便開始收購舊唐樓,收樓後不清拆,更將之翻新,然後再出租。第一個項目,位於上環差館上街,然後大約3年前,又買了這裡,經活化翻新後,就是你眼前所見的「飄雅活藝」空間。

C:我很喜歡這個地方,樓下是生果店,你說已經營了幾十年?另外又有些賣生活雜貨的小店,很有生活味,而這正正是一個社區需要具備的元素。那「飄雅活藝」跟手工藝的關係?
Y:我很喜歡手工藝,但香港一些傳統的手工藝,亦跟很多舊建築物一樣,都在逐漸消失,於是我便很想去加以保留。我的想法,更不止是保存般簡單,而是希望可以將之流傳給我們的下一代,令他們可以學到這些傳統工藝,並藉此創造出一些新的產品。

C:這是個很好的想法,若果只是一味保存而不加以創新,或與時代產生連繫,將來亦有很大機會消失掉的。
Y:對呀,若果仍是以舊有的方式做下去,那就很難有市場,沒有人去購買產品,最終亦令工藝失傳。對待傳統工藝,是一定要注入新的元素,令市場有興趣,如此才可以傳承下去。在我心目中,傳統工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來的,故實在很希望,我們的下一代,甚至再下幾代香港人,都可以為我們擁有的文化傳統而感到驕傲。

C:當年回流香港的契機亦與你這個想法有關嗎?
Y:亦有關係。我很想自己的孩子是在香港長大,知道自己的身份,並會講流利的中文,於是便從美國回到香港。

陳雅文與「飄雅活藝」創意總監陸詠沁。
陳雅文與「飄雅活藝」創意總監陸詠沁。

兩代工藝師之間的橋樑
C:《匠藝古今》是「飄雅活藝」 開幕後的第一個展覽,這個展覽有何特別之處?
Y:展覽目的,是希望發掘一批新的年輕工藝師,而他們本身都有個人專長的,當中有建築師、時裝設計師、圖像設計師等,他們的共通點,是均對工藝充滿了熱誠,因此他們大多去過日本、台灣這些地方學藝。我們找到他們後,再為他們配對一些香港的老師傅,然後一同創作新的作品出來。我便希望可以透過這種合作形式,令工藝得以傳承。

C:相對年青工藝師,這些老師傅應該難找很多,因為部分可能隱性埋名已久,未必容易聯繫到。
Y:對,很多老師傅已經是碩果僅存的了,但我們亦惟有盡力去找。至於找人的方法,其實很基本,就是問朋友,由朋友介紹,以及上網搜查。近年由於大家開始注重本土藝術,因此有些老師傅會在媒體上曝過光,又或者舉行過展覽,這些資訊對我們來說便很重要了。我想強調的,是展覽中的作品,都是兩代工藝師一同親手去做的,不是先畫了個草圖,然後交給別人依樣做出來,不是的,你眼前的每件作品,都有手作元素,因此每件都獨一無二,是有靈魂的,都是工藝師花了很多心機去才將之做出來的。

C:在尋找這些老師傅的過程中,有何難忘的地方?
Y:我們是常去找老師傅的,主要是Penelope(陸詠沁、「飄雅活藝」創意總監),有時我亦會一同去。我們只是一間很小的機構,目前只有我和她二人,所有事情惟有親力親為。我們總是去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找老師傅,香港地方小,所謂偏遠亦有限,之前去日本、台灣,就真正算偏僻。如去台灣南投,老師傅是住在山上的,為了跟他見面,我們是很辛苦地行了很多山路才找到的。又例如去九州,所到之處,根本不是一般遊客會去的地方,老師傅就住在山上的一間小屋內,真的很難找,路程亦很跋涉。

C:印象中的老師傅,都是有些脾氣的,個性較執著,如何相處?
Y:最初拜訪他們時,他們真的不太知道我們想做甚麼的。他們會以為是做訪問,因為近年有很多媒體接觸他們,但我們的目的,其實是想為他們配對年青的工藝師,然後將獨特的手藝傳下去。往往是跟他們見過幾次面後,經過不斷傾談,才了解到我們想做的是甚麼,之後亦很支持我們的項目。昨晚是第一晚開幕,75歲的財叔(鳥籠工藝師)專程來出席,他說已有十幾年沒過海了(來香港島),這次是徒弟接他過來的。我們進行這個項目,真的做得很開心,過程中聽到很多有趣的故事,而這些故事背後,其實都是關於城市的演變;他們的作品,其實亦是見證香港的歷史。

生活中的工藝品
C:我知道你們除了協助工藝師傳承工藝外,亦利用商業模式,幫助工藝師銷售產品。我認為這方面很重要,因為作品若沒有市場,工藝師的生計就會受影響,當生活都成問題時,又如何去講工藝傳承呢?
Y:對,我們未來會開設網上商店,銷售工藝師的作品。我從兩方面去做,首先是提高工藝品的質素,因為比起日本,我們的工藝水平仍是差一點,當中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這些造出來的工藝品,我會要求是日常生活用品,而不是只能掛是牆上欣賞,我希望是碟、碗、杯、筷子這些日用品,是貼地的。其次,是市場的接受能力,當你懂得欣賞手工藝時,就會願意付比較高的價錢去購買,因為所有工藝品都是手造,都是獨一無二的。

保育活化後之創意空間

「飄雅活藝」原址為建於 1948 年的建築,經過精心的活化及重新演繹,完美展現於香港歷史悠久的街道上。以保育及活化為目的,翻新過後的建築物依然保留原有的痕跡,同時亦在各種飾面融入新物料,達致新舊並置效果。
為配合「飄雅活藝」的多用途功能,空間的規劃強調原創性、透明度和流動性。當中的特點包括磚牆上安裝氧化鋼柱,並配上可調節的展示層架、穿孔鋼板及聚碳酸脂纖維板將樓梯及空間分隔開,以提高透明度的同時,亦保持空間之間的分隔。於二樓更可找到活化後加入的創新建設,以舊時年輕學徒的傳統住宿為藍本,安裝了設有高架床的板間房。連同旁邊的浴室、廚房及工作空間,這層將成為參與「飄雅活藝」 ︱「工藝師駐留計劃」的工藝師住宿及創作空間,旨在透過此計劃推動來自不同年代及地區的工藝師間的文化和知識交流,提升香港工藝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