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天然資源不多,土地供應有限,城市要發展,往往要推倒重來,在破壞中建立新的規模。直至踏入二千年後,歷史建築的保育議題得到各界關注,多幢歷史建築物便藉著保育活化而重獲新生,在新時代中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香港首間紡織文化藝術中心——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作為於2018年底成功活化後的南豐紗廠(The Mills)一部分,便成為展覽平台,連結紡織、藝術與設計,為社會大眾帶來嶄新視野。CHAT六廠執行董事及首席策展人高橋瑞木(Takahashi Mizuki)指出,希望以館內的展覽活動成為一個切入點,讓那些不熟悉香港紡織業的參觀者,也能了解鮮為人知的工業遺產及其對香港的貢獻。
創立於上世紀50年代的南豐紗廠,曾見證香港紡織工業由60年代開展的黃金歲月,然而自80年代以後,隨著內地改革開放,香港製造業紛紛北移,令香港工業發展日漸式微,而屹立近半世紀的南豐紗廠,亦於二千年後陸續關閉。南豐紗廠其實有六間廠房,一、二及三廠已成入伙近二十年的荃灣翠豐臺所在地,其餘四、五、六廠則於2018年底成功活化,以南豐紗廠(The Mills)的名稱, 與21世紀時代脈搏重新連接起來,既是荃灣區內的新地標,亦是香港保育及活化歷史建築的示範作。CHAT六廠的原址,顧名思義,就是當年紗廠的重地——六廠。昔日的四、五及六廠本是三座獨立建築物,而新建的玻璃連接橋便將五及六廠重新連接起來,而從前空置的混凝土天台,已活化成為公園,彷如座落於工廠區的綠洲,滄海桑田,與變幻無常的我城一起蛻變。
以社區藝術館為定位
CHAT六廠由非牟利藝術文化機構六廠基金會營運及管理,是南豐紗廠保育項目的一部分,其所策劃的多元化項目包括展覽與共學計劃兩大類型,參觀者可以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藉此認識香港紡織業在過去的創新精神及歷史上的重要性,並在紡織的範疇內,開展當代藝術、設計、科學、歷史、社群與工藝的不同對話。
昔日的藝術館形象,大多是孤高的,藝術亦總是給人一種高深、難明的印象,與日常生活抽離。然而時至今日,藝術已成為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渠道,並無孔不入地融入每個生活層面,加上資訊發達,更拉近了每個人之間、社區與社區之間的距離,多間於近十年新開設的藝術機構如元創方PMQ、大館、M+博物館等,均明確地在朝著藝術與人文路線發展,令社區與藝術的發展更為緊密。高橋瑞木介紹自己主理的CHAT六廠,說道:「它不是一個殖民地時期的歷史建築,而是屬於本地工業界的歷史建築物,是過去數十年來,由本地居民一起建立的歷史建築。那表示,無論是CHAT六廠的前身,或是今日在中心內舉行的藝術活動,都是與過去的歷史及本地人的日常生活產生共鳴的,因此我們才將CHAT六廠定位為社區藝術館,我們的大門會一直為所有參觀者開啟,特別是從未去過藝術館的人。」
與紡織工業的淵源
高橋瑞木是資深的藝術展覽策展人,早年於日本早稻田大學考獲藝術史、評論與保育的碩士學位,其後於日本從事了十多年的藝術策展工作,至2015年再往英國深造。她說:「2015年,當時我是在休假階段,並在倫敦Central St. Martins做研究員,期間收到南豐集團的工作邀請通知,可以往香港參與CHAT六廠項目。之前我在日本一直從事當代藝術的策展工作,做過公共及私人藝術館,差不多有20年的時間。我很快就接受了邀約,因為我很有信心,能將過往的豐富經驗,帶到這個新地方。當中最吸引我的,是紗廠的蛻變,它不止是建立新的藝術館,更是將歷史建築進行活化,成為一個當代的藝術項目,是很有前瞻性及意義深遠的。」
事實上,在未接觸南豐紗廠前,高橋瑞木對於香港的紡織業沒有太多概念,不過當深入認識後,便發現從前的紡織業在香港擔當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更藉此走向國際市場。行業會衰退,甚至消失,但透過創新思維,卻可以將之活化,以全新姿態出現在眾人眼前。冥冥中,原來高橋瑞木還是與紡織有點淵源的,其日本故鄉富岡,亦有相近的保育項目,名為「富岡製絲場」,這地方位於群馬縣,並於201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見證著日本在近代的急速發展。
從嶄新角度看世界
加入CHAT六廠六年後,她亦由最初的高級策展人,晉升至現時執行董事及首席策展人的位置。「我的角色,是為CHAT六廠規劃未來,令其成為香港一間著名的藝術與文化機構,同時亦為團隊培育專業的藝術及文化工作者。我很想,參觀者可以透過館內的活動,改變他們對世界的看法,甚至改變他們的日常生活態度。」她舉例於去年舉行的夏季項目——「于一蘭:直到我們再度相擁」個展。藝術家于一蘭來自馬來西亞的沙巴,而展覽內容亦有其他來自沙巴內陸,一批土生土長的紡織工作者之參與,他們的日常生計,主要來自沿海社區,然而現正遭受因富裕地區過度捕魚及藉現代化捕魚所帶來的海水污染之遺害。
通過展示這些由紡織工作者參與的攝影及其他多媒體作品,于一蘭自信地表示,他們可以從其他途徑賺取收入,並終有一天,能夠回到當初那個美麗又純淨的海洋。「于一蘭跟她的夥伴均來自馬來西亞,因此他們在藝術上的實踐,其實離我們的日常生活不遠。 我會希望,來到CHAT六廠的參觀者,在欣賞作品同時,亦可以細讀作品的文字介紹,同時參與導賞團及其他活動,從中了解到那些被我們忽略的人和事之間的關連性,明白到他們面對的生活衝撃,其實亦與我們攸關的。」她亦事先張揚,表示 CHAT 六廠繼去年推出以設計角度出發的「再紡東亞系列一:手中的羅盤」後,將於4月下旬推出「再紡東亞系列二:邊織邊拆的網」,在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前設下,邀請了 16 組活躍於東亞或以東亞相關課題為考察對象的藝術家及藝術家團體,以紡織及藝術為象徵串連他們的創意思緒,從中帶出協作精神,希望透過藝術家聯合創作、互相呼應的方式,表達CHAT 六廠透過藝術融入社群的核心宗旨。
六年時間,對一個寄居海外的藝術工作者而言,可不算是短時間,何況香港這6年,亦正是最為動盪的幾年,由社運以至仍在威脅全世界的新冠疫情,均令她記憶猶新,而疫情下所帶來的挑戰,更是無日無之。她指出:「對我們而言,疫情下最大的挑戰,是很多參觀活動,都因嚴峻疫情而暫停舉行,何況CHAT六廠不止是個藝術館,更是個社區空間,因此影響是很大的。」在太平盛世,藝術館邀請海外藝術家親身來港進行藝術交流,是正常不過的事,不過在疫情當下,自然難以做到,惟有借用科技的力量。「我們將多個項目移至網上舉行,形式不單止有藝術講座及導賞,更設有網上工作坊,藉此教授刺繡及縫紉的技巧。我們的目的,是讓參與者就算身處家中,亦可以感受到當中的創意,並且享受其中,更可以透過這些活動,令他們在疫情之下得到舒緩及放鬆心情的機會。」